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1997.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1997. Show all posts

Sunday, May 2, 2010

【BABYFACE MTV UNPLUGGED NYC 1997】


BABYFACE 无疑是 90 年代美国最具权威的名音乐制作人及词曲人之一。当年为多名歌手及团队写出一首又一首的名曲,也是本人在中学时代一度把对于音乐喜好转向西洋,其中听得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便来自于他。

这场音乐会,BABYFACE 选唱大多都是他曾经为其他歌手们制作/谱词曲的作品。开场便和 ERIC CLAPTON 来个 Crossover,以轻快的‘Change The World’ 作为音乐会的开场曲,紧接着‘Talk To Me’,就足以把现场观众带入高潮。尤其看着他们俩非常陶醉地在现场弹奏吉它,不禁让观众也都跟着节奏而心里正在跳动。

除此以外,对方也邀请了当晚担任其中的两位和音手 SHANICE WILSON & BEVERLY CROWDER 在现场高歌一曲,非别演绎‘Breathe Again’‘Exhale (Shoop Shoop)’。其中前者在后段来个海豚声,简直把现场观众都看呆了!看来当晚的这班音乐班底,似乎个个都不简单!

除了在开场请到了 ERIC CLAPTON 之外,主角在结尾也请来了 STEVIE WONDER,演绎了‘Gone Too Soon’‘How Come, How Long’,再度为乐迷带来惊喜。两位各代表着不同年代的殿堂级音乐达人这次的合作,在此音乐会上可谓擦出不少火花。

【MTV UNPLUGGED】这个音乐会在国际上可谓是有它一定的卖点,只因此节目单位并不会随乱邀请歌手献唱,它将视该歌手过去在乐坛上所作出的贡献而决定对方是否有资格。以 BABYFACE 的地位,当然无需质疑。



‘Change The World’ featuring ERIC CLAPTON



‘Medley:I'll Make Love With You / End Of The Road’








Wednesday, November 28, 2007

从英文电台,我认识了 DAVID TAO

我曾经在 90 年代末有一段时期对中文的流行音乐失去兴趣。那时候中文乐坛的四大天王时代已开始退烧,于是便转收听英文电台。

虽说英文电台,但偶尔还是会播放一、两首中文歌曲。然而那时候的英文电台却莫名其妙地不停播放数首来自同一位歌手的歌曲,那时候的我只从该电台的 DJ 口中得知他的英文名:DAVID TAO

R&B 对那时的中文乐坛来说还是件新鲜的东西,虽然在此之前杜德伟已在他的华文专辑里唱 R&B(例:‘无心伤害’),但似乎都无法带动 R&B 的热潮。结果这位 DAVID TAO‘飞机场的 10:30’‘流沙’‘十七岁’等歌曲轻易地打动了乐迷的心。我那时才察觉:DAVID TAO 是陶喆,他的专辑在无任何宣传下在台湾卖断市。至于在大马英文电台开始播放他的歌曲时已经是四、五个月后的事情了;再说,只有大马英文电台播放,却没有任何一家中文电台里有播放过任何有关他那时的新歌......

我还记得那时正逢学校假期,我与一家人南下在首都逗留几天。那时候许多中小型超级市场还未在首都一带被淘汰,就这样当有一次逗留在某超级市场的唱片贩卖部门时,我终于找到了陶喆的首张专辑卡带!我二话不说,便直接付钱购下此卡带!

乍看之下,该卡带的封面简直看不清楚陶喆的真面目。而当时该专辑在大马还未正式发行,不过请别误会,这是正版带,只是它乃直接进口的版本,有点像所谓的 “中国正版”。

再看一看里面的歌词,设计更是粗制滥造,像足一张盗版卡带。无论如何,我只在意于此专辑的歌曲,跟本没计较那么多。

结果听完整张专辑后,简直对它爱不释手,一听再听。甚至与旧同学一起出去时都会特地播放此卡带供大家一起分享,同学一看到他的名字:“啊?怎样念他的名字?陶吉吉”?不管怎样,同学们听后都赞不绝口。

里边的 R&B 的确让人耳目一新,若说专辑里边非 R&B 歌曲的话,令我感动的不是‘爱,很简单’这首歌,而是 ‘沙滩’。简单地以钢琴为主,轻易地带出其歌曲的味道,听了也仿佛自身在沙滩上,再加上陶喆的深情演绎,让人感到舒适。

其实在陶喆还未出道前,他就在陈淑桦的【淑桦盛开】 专辑里(1995年)交出许多作品。‘爱的比较深’ ‘魔力’‘不做情人 不做朋友’‘Kiss & Tell’ R&B 歌曲便是出自其手笔,让当时尝试转型的陈淑桦带给了乐迷一个新鲜感。

为了不想让人觉得他的音乐世界只限于 R&B,很快地在接下来的第二张专辑【I’M OK】 (1999年) 就转型交出其它不同类型的曲风。一首 ‘找自己’,让全世界终于 “真正的” 认识到陶喆。当然大马也不例外,更顺理成章地让他之前的首张专辑在大马正式有代理唱片行为他推出。
虽然他并非史上第一位华裔歌手唱 R&B ,但却成功地把这曲风带入了华人的音乐世界。难怪大家后来都给了他 “音乐教父” 的美称。

从第一张至最新的【太美丽】专辑我都拥有,唯独,他出道的首张专辑始终最让本人回味无穷。

Tuesday, December 5, 2006

JAZZ TALK: FOURPLAY

(FOURPLAY 成员由左至右: NATHAN EAST,LARRY CARLTON,HARVEY MANSON,BOB JAMES)




1990 年,名爵士键盘手 BOB JAMES 正录制他个人专辑 【GRAND PIANO CANYON】 当时找来了圈中好友一起合作为此专辑进行制作。过后 JAMES 便蒙起了念头想组成 一支爵士组合,于是便与这些好友们成立了 FOURPLAY,除了 JAMES 之外,其他成员为贝司手 NATHAN EAST、吉它手 LEE RITENOUR 及鼓手 HARVEY MANSON。对于爵士喜好者来说,这些人的名字绝对不陌生,个个来头不小!

1991 年,他们的第一张同名专辑 【FOURPLAY】 正式与大家见面。此专辑一推出便受各界瞩目,更在全球句权威性的 BILLBOARD 爵士音乐专辑排行榜中一飞冲天登上冠军宝座。虽然如此,但却也曾引来了一些传统音乐人的负面批评,指他们的音乐曲风太过前卫而不该被归类于爵士音乐。但从专辑销售量证明了他们的音乐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为爵士音乐写下了新的一页。

1993 年第二张专辑 【BETWEEN THE SHEETS】里的同名主打歌‘Between The Sheets’ 找来了爵士歌后 CHAKA KHANNATHAN EAST 合唱。其中EAST 在歌里以磁性的假音呈现,若没特别注意的话肯定认不清谁的声音!如今‘Between The Sheets’ 已成了 Smooth Jazz 的经典之一。

随后的第三张专辑 【ELIXIR】 把这支乐团带上高峰,我也是因为这张专辑开始注意他们的音乐。里面的歌曲如‘ Closer I Get To You ’‘ Dream Come True ’‘ Why Can’t We Wait Till Morning’ 等歌曲首首皆非常动听。

1998 年,RITENOUR 以私人理由离队,改由另一爵士吉它大师 LARRY CARLTON 顶替。他的到来并没影响到乐迷对FOURPLAY 热爱度。接着的专辑都一直保持着应有的水准,把 FOURPLAY 所擅长的 Smooth Jazz 发挥得更精彩,更加入了其它风格如 Fusion、R&B、Blues 等曲风使他们的音乐更句丰富多彩。

FOURPLAY 的特色末过于他们在每首歌曲里都各自扮演了自己最拿手的角色,谁也占不了各自的光彩。JAMES 浪漫的弹奏、EAST 弹而优则唱的专业、CARLTON 那扣人心弦的独特、以及 MANSON 质扑自如却不失水准的潇洒,全都写在他们的专辑上。四位都很有次序地把各自风格在每首歌曲里尽情发挥,呈现出层次感的精彩。

FOURPLAY 不知不觉已成立十五年,Smooth Jazz 仍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想初步了解 Smooth Jazz 的朋友们,诚意推荐这支乐团给你们。


1991 【FOURPLAY】

1993 【BETWEEN THE SHEETS】

1994 【ELIXIR】

1997 【BEST OF FOURPLAY】

1998 【4】


1999 【SNOWBOUND】


2000 【YES PLEASE】


2002 【HEARTFELT】


2004 【JOURNEY】


2006 【X】




‘Between The Sheets’


这首 ‘Between The Sheets’ 特别邀请了 CHAKA KHANFOURPLAY 队中贝司手 NATHAN EAST 一起合唱,大家能分得出他们之间的声音吗?





‘That’s The Time’



一起来体验 FOURPLAY 的这首轻快曲风。周旋在于键盘 BOB JAMES手与吉它手 LARRY CARLTON 之间的默契演奏,呈现出这首 Smooth Jazz 水准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