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16, 2016

【散漫人生】同恩


想不到同恩一闊別,轉眼間就是十年!當年出道時被大眾稱之為張惠妹接班人,卻在十年前推出【不准哭】之後突然銷聲匿跡。如今歸來,確實有些感到意外,畢竟相隔十年,音樂市場需求已變,到底對方能否適應這個年代的變化,就得從其新作品聆聽而得到答案。

第一首 ‘Everyone’ 的旋律沒有太過花俏的構造,而同恩在副歌部分的演繹足以感染聽眾的心;‘路’ 描述同恩過去十年音樂空窗期時的心聲,以其歌詞裡所要傳達的是勉勵大家無論面對任何喜怒哀樂都得繼續走下一步,透過流行搖滾樂帶着一股正面訊息,也許它稱不上是首偉大作品,不過依然不失精彩。

‘該死的想念’ 的歌名似乎看起來很俗,實際上卻是一首抒情歌曲,後半段轉換以比較澎湃感覺帶出搖滾風味,其流行味雖濃,編曲上依然在 Interval 耍了一小段電子吉他的個人秀,值得一聽;‘海邊的人’ 以輕快節奏帶領快活的氣氛,個人認為這首歌更適合拿來當專輯的主打,彷彿身同在音樂情境內的世界,聆聽後似乎充滿正能量。‘旅行’ 為台灣某旅遊當局所寫的歌曲,原以為曲風會置入傳統元素在內來宣揚台灣情境,結果內容乃帶着比較輕快又帶搖滾味的曲風,似乎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但話說重頭其歌名寫着‘旅行’ 的字眼,歌詞內容也偏向世界很大的訊息,也許因把它納入台灣觀光的主題才覺得有點怪的感覺;而 ‘爸爸的話’‘馬蘭姑娘’ 則比較有道地的 “台灣味道” ,更找來了其父親顯聲,其中後者以族語獻唱,在台北城市中長大的同恩為了此曲而特地學習其宗族的語言來錄製,而歌曲也加入搖滾曲風,算是專輯裡唯一比較特出的作品。

嚴格來說,隔了十年後再度出發,但專輯卻是少了一首比較膾炙人口的作品,難免會吃了點虧。但比起如今因受大陸真人秀比賽的影響而不時就來個吶喊飆高音的歌手相較下,同恩的歌聲反而顯得比較真實不造作,顯得比較有誠意。希望這【散漫人生】後不會再讓歌迷們再等另一個十年。



‘路’



‘旅行’





Thursday, September 24, 2015

【不想忘記的聲音】雷光夏



雷光夏的作品並不多,而且也大多遊走於古典及民謠配搭曲風,展現其優雅且有詩意文藝。今年適逢她入行 20 週年,然而推出的作品卻是寥寥可數,不過勝在每張專輯都實驗出其文學的一面。

同名主打 ‘不想忘記的聲音’ 娓娓道出淡淡內心世界的感動,溫柔的鋼琴彈奏聲,描繪大自然的美麗,簡單的編曲卻不失浪漫;‘公路電影’ 用淡淡的電子琴配搭,加上雷光夏低沉不做作的嗓音帶出滄桑味道,還蠻有自己獨特風格,以解剖內心的不安,然後體驗出過程中的糾結與釋懷‘明朗俱樂部’ 如狐步舞般戲劇化展開,手風琴在 Interval 明朗合奏,明明是分離,但卻抽離地唱,更顯傷疤未癒。

‘Into The Deep’ 前奏乍聽下還以為是電影 《花樣年華》主題曲,然而當旋律繼續彈奏下去時才發覺其 Rhythm 是很有畫面性的,彷彿把聽眾們帶到那繁華都市中身在角落處的音樂人在那邊獨自演奏,盼知音人出現;‘寫給雨天的歌’ 封存了那珍貴的少年哀愁,可以聽出那些路過的人影,不是因為她的樂器配置,而是她的口氣可以慢下來,寂寞滿載濕氣,提琴樂是拉長的身影,這首歌琴弦搭奏如素描,有人偷偷趁下雨時盡情孤單著;專輯的最後一首歌 ‘Thank You’ 曲末小號聲的奏鳴將回到過去的意境體現得非常完美。

專輯裡也收錄了一些配樂,這也是雷光夏音樂旅程的寫造之一,而且運用的樂器彈奏都很有畫面感,多首意境唯美的配樂皆在時光與空間中穿插,形成一種難以忘懷的舒適感。

聽了雷光夏的專輯,彷彿發放出神奇的療傷能量,讓聽眾的心靈深處感受到無比的釋懷,她那簡單的音樂編曲卻能顯出高貴的一面,值得大家去探索。







Friday, August 14, 2015

麥浚龍。黃偉文。三部曲



現今在電影院播映的商業電影,因首部大受歡迎後,便趁機接拍續集,之後又來個第三集,形成了所謂的三部曲。而中文樂壇......或者說得更清楚一些,是香港樂壇,有個名叫黃偉文的作詞人,過去為不少歌手填寫過無數經典作品,其歌詞的造化百變多端,與另一偉文(林夕)形成 “兩個偉文” 地位。電影(尤其好萊塢)有三部曲,而黃偉文的歌詞也有他自己的三部曲。最為人知的,莫過於寫個陳奕迅的 “病態三部曲”:‘打回原形(大開眼界)’‘防不勝防’‘十面埋伏’ 。“正常” 的 EASON 迷會把這三首當作大眾情歌在 K 房裡不停地點唱,而有對 WYMAN 這三首歌詞特別講究的歌迷們就會了解到它裡邊的含義。

至於麥浚龍,一個富二代當初進軍樂壇時,被大家彈得一無是處,甚至評他是不懂得唱歌的富二代歌手。也許背負着 “富二代” 的名詞,讓他在過去香港娛樂圈裡沒交出亮眼的成績。直到去年突然跑去當導演執導電影 “殭屍” 好評如潮;而最近一首與謝安琪合唱的 ‘羅生門’ 更在社交網站洗版,讓大家突然對其刮目相看。‘羅生門’ 的出現,讓大家覺悟到原來又是黃偉文的另一三部曲之作 “癡情三部曲” :‘耿耿於懷’‘念念不忘’‘羅生門’

顧名思義,講述一名男生對自己最愛的思念,即使過了十年後仍對她癡情如一,唯獨終結曲 WYMAN 竟有如過山車般把整個故事突然帶到另一轉折點,透過謝安琪以女主角身份回應男主角,要對方忘掉他們倆過去的點點滴滴,完全翻轉了前兩首歌裡的故事。而 MV 則由吳日言換成謝安琪,兩者同樣以一鏡到底形式拍攝,相當認真。若要在雞蛋裡挑骨頭,只能說可惜 ‘念念不忘’ 當初沒被拍攝成 MV

佩服 WYMAN 在此三部曲的創作,莫過於對方竟能把首集及續集裡歌詞的精華從中抽出,再把其納入終結曲重新編寫,其中作曲人伍樂城也再把續集的一小段旋律再度擺進終結曲裡,‘羅生門’ 因此而誕生。試問以往還有誰能像 WYMAN 般把歌詞寫成一個故事性的連續集?置於曲方面,老實說三首歌曲的旋律並不算突出,也稱不上是朗朗上口或讓人留下印象深刻的神曲,然而 WYMAN 的神來之筆,為它們畫龍點睛,成了大眾們焦點。

Cantopop 已不復當年勇,如今更是買少見少,筆者不敢說 ‘羅生門’ 的出現會再現香港樂壇的風光時代,只盼在有生之年,個人還能聽到許多能讓大家都感到共鳴的粵語歌曲。



  ‘羅生門’                                                                                                                                          
                                                                                                                                     



Saturday, July 25, 2015

【女也 HERSTORY WITH MAYDAY】



五月天這支樂團不知不覺已在中文樂壇縱橫近二十年歲月,他們膾炙人口的作品可謂已去到所有華人的地方,無人不曉。每當他們推出新作品,絕對讓歌迷萬分期待。如今,五月天又來個新搞作,不過這次卻是邀請了十二位女歌手重新演繹他們過去十六年以來十首經典名曲,更將它們改頭換面,以新編曲面世。

即使專輯裡所有歌曲已重編,但有筆者聽後發現它裡面幾乎超過一半依然保持着原版的韻味。例如徐佳瑩演繹的 ‘突然好想你’ 獲得不少五月天迷的讚賞,對方把此曲的訊息透過歌聲完全滲透地表達出對愛人的思念,編曲不見得有所突破,但 LALA 的深情演繹已融化聽眾們的心,唱出自己的風格;相反地另一首同樣變化不大的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 彷彿在賣弄那一貫的飆音技巧,也許 G.E.M 是時候該嘗試其它路線,而非只盲目地飆高音而引來反效果;SHE 獻唱的 ‘離開地球表面’ 前奏先以電吉他伴奏,之後變成 Techno 電子節奏,以配合該組合過往的快歌曲風,整首歌曲充滿復古風味,然而整體表現並不顯得突出,感覺有點浪費了這首改編曲。

而家家版的 ‘我不願讓你一個人’ 編曲上做了非常大膽的轉變,成了她比較拿手的爵士曲風。筆者不知五月天迷聽了家家版本後是否能接受,然而以藝術角度來看,它確實帶給筆者一個驚喜,家家也駕輕就熟把它帶出屬於自己的風味,值得推薦;而林憶蓮重新演繹的 ‘盛夏光年’ 則再次找來了好拍檔常石磊重新打造,曲風再次延續了她在 【蓋亞】 裡的所凸顯出那份霸氣,把搖滾曲帶入另一境界;另一驚喜莫過於艾怡良重繹 ‘如煙’ 的版本,用了比較原始的 Acoustic 來呈獻,再以 String 配搭,為它增添了不少的浪漫。

其實此專輯依舊比較注重於流行元素,以音樂藝術為主者大多都延續着各自風格,則比較受音樂家們的好評。這一次五月天的宣傳策略確實得到迴響,而且能夠邀請到多位算是重量級女歌手獻唱,足以證明他們本身在中文樂壇的地位。









Sunday, May 31, 2015

【現在...已經是以後了】李欣怡



自從出了張合輯後,闊別兩年時間,終於聽到李欣怡推出個人新專輯的消息。這次的她依舊包辦專輯裡五首歌曲的詞,重點是:這是她的個人 EP。除了詞的創作之外,也別忽略了裡邊的以語音形式講述四篇散文式的小故事,記載着李欣怡本身對於感情上的一些看法,算是一舉兩得的專輯。

不得不承認筆者一拿到此專輯的第一時間是率先聆聽音樂作品,‘我看著你的戒指’ 作為開場的歌曲,Chord Progression 應該是做了很多的變動,把原本帶有流行味濃厚的旋律加上了Soul Jazz 編曲及 R&B 節奏的結合,讓整首歌曲更具豐富,然而其 Interval 編排卻帶着他人濃厚的影子,尤其在 Descending Chord 難免會讓人直接聯想到李榮浩的成名作 ‘模特’ ,不過整體還算不錯,也是筆者認為整張專輯裡感到比較耐聽的一首歌曲;而專輯主打 ‘善待你的前女友’ 單看歌名還以為會是一首傷感哀曲,卻原來是節奏比較輕快的歌曲,內容乃激勵着失戀但仍掛念着對方的男人,好讓對方對逝去的愛情仍存在着希望。

反而 ‘我喜歡你’ 的編曲顯得更傷感,歌詞的每一句都四字為主,它的旋律其實並不複雜,創作方面相信是下了不少功夫來完成,越是簡單的歌詞有時候反而更難將其放入一首悅耳動聽的旋律裡;‘以後’ 的副歌旋律雖流行度高,但筆者認為此曲卻不太適合欣怡的聲線,其旋律的起伏性與對方的歌喉在數個部分都有些衝突,反而凸顯出欣怡的弱點,編曲反而替代了歌手而扮演重要角色。

做為首張 “詞品創作集”, 專輯概念確實不錯,只略嫌每一部的口白似乎顯得有些短,導致當歌曲進入時總覺得有點太突然,無法把聽眾們帶入歌曲裡的感覺,少了所謂的 “劇場味”。對於其作品的水準則無需置疑,歷盡人生喜怒哀樂的李欣怡,裡邊所道出的愛情觀還蠻有她自己的一番看法。整體來說,作為一張流行音樂專輯,值得推薦。




‘以後’



‘善待你的前女友’




Wednesday, April 29, 2015

【PAST FUTURE PRESENT TENSE】恭碩良



闊別約三年時間,總算等到恭碩良的新作品面世,也是對方加入新唱片公司後的頭炮之作。

專輯開場的 ‘Hit And Run’ 初時聆聽後的第一印象:恭碩良是否改換音樂路線?整個感覺很有 80 年代的氣氛,那年代正是西方 Rock and Roll 最輝煌時刻, Riff 式的編曲正符合該時代的搖滾流行曲;‘Strange Faces’ 共分成三個階段進行:第一段率先以純 Three Pieces 方式呈獻,這階段很有 Acoustic 氣氛,唯獨是以電吉他來演奏;接著敲擊鼓聲帶領着節奏,讓歌曲開始進入比較節奏感覺;最後階段來到了高潮,電吉他及鼓擊的演奏開始變得緊湊澎湃,只能說編曲方面做得多元化。

粵語歌曲 ‘愛空間’ 屬專輯裡少有的 Pop Rock,旋律還蠻易記,當然其編曲應記一功,很有 Old School Cantopop 的味道,尤其 Interval 突顯出恭碩良對音樂的認真,絕對浪漫。‘Believe’ 則分成粵語及英文版,若聽慣了恭碩良搖滾流行樂,不妨嘗試聆聽這首以 Acoustic Guitar 配搭電子吉他及提琴樂器奏樂的曲風,感覺還蠻清新,不過筆者還是喜愛英文版,聽起來比較順口;同樣以雙語版呈獻的 ‘Give Me A Reason’ (英)/ ‘我在機場等船’ (粵)風格偏向新時代 Folk 編曲,整個感覺有些感慨。

可惜整張專輯的曲目似乎少了一首代表作,聽完整十一首曲目後感平平無比較特出的作品,看來是因加入了比較有規劃性的唱片公司後為配合市場需求,使得曲目方面的選擇也顯得比較大眾化,但卻把以往自己風格的影子也縮小了。無論如何,整體水平依然維持,值得一聽。


Sunday, March 15, 2015

【HERE】岑寧兒



大多數人比較熟悉他那獅子頭喜劇演員名叫岑建勳的父親,然而這一切都與她加入樂壇一點關係都沒有。過去數年,YOYO 參與不少港台歌手演唱會的經驗,擔任他/她們的和音,其中較為熟悉的就是在陳奕迅【DUO】演唱會中獨唱 ‘The End Of The World’ 。雖說一直都 “躲” 在眾歌手背後,其實一直以來 YOYO 都默默在創作音樂,曾推出兩張獨立 EP,作品皆獲得不少好評。如今終於有機會推出屬於她的個人專輯,裡邊收錄九首創作及兩首翻唱歌曲。

專輯主打 ‘哪裡’ 以輕快節奏為主,旋律帶點 Modern Jazz 曲風,細說着我們常常不由自主地陷入失神狀態,然後總是在懷念過去、渴望未來,卻記不起自己所處的現在,歌詞讓大家去思考我們到底是否正視現實的懦弱;‘You And I’ 整個感覺很傷感,主音磁性的聲線完全把歌曲裡的含義唱進聽眾們心裡去了,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音樂人 JERALD 之外,筆者很驚喜地在編曲名單裡看到 TED LO 的名字,使得此曲版本出來的效果很動人;另一首英文歌曲 ‘Glow’ 很有自己的特色,尤其在節奏間的拍子轉換更具特色,編曲應記一功。 

‘空隙’ 找來好友盧凱彤吉他編曲兼伴奏,整首歌只以一把樂器及一把歌聲呈獻,從此曲可聆聽到 YOYO 那把非常乾淨的嗓音,旋律裡的每一句子都擄掠了大家的心;而翻唱 ANDREW BIRD 的著名歌曲 ‘Twistable Turnable Man’ ,基本上編曲與原曲沒太多的變化,唯獨這版本把男女兩把聲音平衡化,誰也不佔誰的部分,不過不失。不枉我們張山十年’ 為慶祝她與一班自小便組成的音樂組合,以  Acappella 形式在過去數個大型演唱會中曾被邀請擔任和音團。而之所以命名為 “張三” 其實是取自英譯 “Hill Cheung”,也就是粵語諧音 “囂張” 的暗喻,歌曲同樣以 Acappella 演繹,再加一把吉他及 Shaker 簡單樂器,帶著非常 Acoustic 原味呈獻,作為專輯的謝幕曲。

在完全不靠父親光環下(其實也沒得依靠,畢竟其父親非音樂人), 以 DIY 形式向大家分享及發表本身的音樂理想,再加上多年來在音樂舞台上的洗禮,而且其歌聲及音質具有潛能,為香港樂壇帶來新希望,筆者看好未來的她可在這舞台上大發光芒。



‘You And I’


‘哪裡’



‘空隙’(feat. 盧凱彤)







Friday, January 30, 2015

【ELEPHANT DEE】ELEPHANT DEE



她是徐熙娣,或大家更加熟悉的是她叫小 S。很多年前早已和姐姐以 ASOS 的组合出过音乐专辑,个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她们俩姐妹的最后一张专辑以 【变态少女】命名。

如今重新出击,化身为 ELEPHANT DEE 示人,目的就是不想大家因为她是 “徐熙娣” 而盲目去购买专辑。值得一提的就是她几乎包办了专辑里词曲的创作,其中三首更是英文歌曲!如此非主流曲风,对方第一个想到的莫过于找来自己的好姐妹之一范晓萱合作,后者毕竟也曾出过一张口碑超好的【绝世名伶】成了当年佳话,所以爵士曲风的制作自然少不了她,再加上洪敬尧及陈建骐联手打造,如此阵容让笔者对此专辑充满期待。

一开场的 ‘Blue’ ,惊艳带着性感的唱腔完全配合了此哀怨爵士。钢琴率先带领旋律的那份忧伤,紧接着电吉他声线抑郁再搭配 ELEPHANT DEE 慵懒地吟唱,整首歌曲蔓延着蓝调气味;‘五妹娘’ 名称取自于其已过世的爱,内容以幽默逗趣方式记述着它过去的生活点滴。Swing Jazz 曲风看似与歌词含义格格不入,但徐熙娣能以自己独特嗓音演绎,反而为此曲带来更不一样的效果。

‘心脏喷血’ 结合了压抑、忧郁、烦操、歇斯底里、愤怒及发泄的心情,通过音乐表达出来,编曲以摇滚及弦的搭配,再透过徐熙娣狂放嘶吼的演绎,营造出濒临崩溃的纠结气氛;‘Between’ ‘Beautiful World’ 同样描写母女情,唯独前者讲述两者爱恨交织的情感,整首歌曲显得比较沉重,后者则记录着徐熙娣与其女儿之间的温馨回忆,两首歌曲落差还蛮大。

EP 里的五首单曲各有各精彩之处,当然徐熙娣本人的演绎成了此专辑的焦点,笔者认为她成功把歌曲里的精髓透过歌声呈献出来,同时更让大家发掘到不一样的徐熙娣。




‘Blue’



‘心脏喷血’







Tuesday, December 30, 2014

【CHEEK TO CHEEK】TONY BENNETT & LADY GAGA



一位是上个世纪的殿堂级老牌歌手,另一个则是新世纪最受瞩目的话题红歌手。不同世纪的两人竟破天荒推出合辑,若还没准备聆听此专辑的话,实在难以想像相差达 60 岁的两人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TONY BENNETT 基本上已不需多介绍,他在爵士界的地位已属神级人物,88 岁高龄的他依然活跃在音乐工作。也许其歌声已不复当年勇,但笔者认为其声线依然保留着那股实力。在专辑的首曲 ‘Anything Goes’ 最后来个飙高音似乎难不倒他;LADY GAGA 贵为新世纪天后,这次选择以爵士为主,相信对方也希望借着此机会向年亲一代重新介绍爵士乐。听惯了LADY GAGA 的流行电子舞曲后再聆听这张专辑里的呈献,绝对让大家眼前一亮。她那把宏亮的嗓音让大家听到不一样的 GAGA,足以证明对方并非所谓的 Auto-Tuned Pop Singer。两人早已在 TONY BENNETT 数年前的 【DUETS II】首次合唱 ‘The Lady Is A Trump’ (此曲也再次收录在 【CHEEK TO CHEEK】),两人因此而结缘,于是有了这张专辑。

简短但不失精彩的 ‘It Don't Mean A Thing(If It Ain't Got That Swing)’ 两人之间在只有约两分钟的歌曲里展现默契十足的演绎,节奏轻快而又能呈献出实力演出;专辑同名歌曲 ‘Cheek To Cheek’ ,当 LADY GAGA 在前段 Verse 里深情演绎,就有如歌词里所形容的  “I'm in heaven~” ,让大家聆听后感到舒适非常,紧接着变成 Swing 节奏,声线也随着改变唱法,搭配着 TONY 瞬间建立彼此间的默契,呈献出全新火花;由她一人主唱的另一经典 Ev'ry Time We Say Goodbye’ 在她的嗓音漂流在音乐旋律下,显得特别浪漫,以钢琴、Bass 及鼓为主要 Three Pieces 伴奏,尽量用少数乐器的编曲配上 GAGA 的声线,恰好完美;她的另一 Solo ‘Lush Life’ 更在钢琴伴奏下显得更具震撼,顿时觉得 GAGA 的那股爆炸力非常惊人,尤其在副歌上的演绎拿捏得恰好,为专辑里笔者推荐的歌曲之一。

笔者对于此专辑的注意力都放在 GAGA 嗓音及编曲上的精心设计,也许此专辑里面的曲目早已被 TONY BENNETT 演绎无数次,甚至在其过去的专辑也曾收录过不同版本,唯独都是他独自一人献唱。这次算是他入行这么多年以来最具突破的一次,同时两人也向大家验证了在音乐世界里 “年龄差距不是问题” ,他们都非常专业地为专辑秀出自己最完美的声线。



‘Anything Goes’ 





‘But Beautiful’




‘Bewitched, Bothered and Bewildered’





‘Cheek To Cheek’


Wednesday, December 10, 2014

流行歌曲:一样?泛滥?抄袭?

最近一位名为官大为 WIWI KUAN 在网咯上发表了一篇 “为什么流行音乐听起来都那么像?” 的视频,片长 10 余分钟,成为音乐爱好者热烈讨论的议题。

笔者也点击去游览,视频一开始作者就以现时中文流行歌曲为主,讲解及他本身 “根据非科学统计显示”  表示:大多数中文流行歌曲目前用得最泛滥的的和弦是所谓 “下行低音” ,以 8 个 Bar 为主,当中的和弦随着旋律而向下编制而成。说完后,便连接 29 首大家过去比较熟悉的流行歌曲形成一个 Medley 弹奏给大家聆听。

整个 10 分钟的视频纯粹以 Medley 29 首流行歌曲,最终却没有提供任何意见,更没有提供于他本身所谓的 “新和弦” 让大家一起分享,让笔者留下一堆问号。

其实作者的出发点是指 Chord Progression (“和弦” 的英文注释)因为一样而形成 “泛滥”,最终有抄袭嫌疑?有注意到的话会发觉作者把部分歌曲 Transpose C Key 来弹奏,以便形成 1 Key with 29 Songs' Medley ,有些歌曲的 Original CD Version 根本就非 C Key,作者似乎在扰乱大家的视线,毕竟一首歌可以有不同的编曲形成,完全视于公司老板要某些歌曲走的是什么方向。比如:‘千里之外’ 可以改编成爵士,以爵士曲风的编曲,在 Chord Progression 的编排上可以千变万化,完全弃于流行曲风的和弦。

如果按照作者的视频来说的话,倒不如也来个 4/4、6/8、3/4 等拍子形成 Medley,到时就可以弄成 100 分钟的视频了。难道不懂何谓 “一种和弦可以写成千首不同旋律的新曲子” 的方程式吗?这个 “下行低音” 其实就有如 Music Theory 里的一种 Formula,让作曲人在这同一和弦中以自己的想象力编写成各式各样的旋律歌曲,这就叫作 “创作力”。

和弦及旋律的分别,就在于此。除非,作者能找出 29 首某个部分拥有同样旋律的歌曲。